第一个出 ICU 的 AI 创业者|对谈心影随形 CEO Binson

2025-09-30
42章经

源播客:第一个出 ICU 的 AI 创业者|对谈心影随形 CEO Binson

播客:42章经

嘉宾:刘斌新(Binson)

产品:逗逗游戏伙伴

 

话题:创业的目的,活着的意义;什么是幸福。

学到什么?

  • 幸福真的可以很简单,当身体健康,能正常吃喝拉撒,喝上一口粥,能吃上一口肉,就很幸福,可以不在乎那么多东西。
  • 人活着的意义是体验变化,是成长,是做一些不同的东西。
  • 我们以为老板很 SB,但不是真的,只是因为我们和老板对事物的理解、角度不一样,并且我们还带有情感选择去记忆到老板 SB 的部分。
  • 打工是有个简单的裁判的,创业是没有裁判的,没有人帮你定义对错,全部都要自己抉择。
  • 不管是打工还是创业,最重要的点就是要快速地、不停地成长,自己对自己的成长负责。

 

🙋 在 ICU 待了 6 天,发生了什么?

去珠海出差,突然间车坏了,在高速上抛锚。他停在了那个快车道,然后也就十几秒,后面一辆车时速差不多可能有 100 就直接撞上来了。

撞的那一刻完全不知道被撞了,等我醒来的时候我就想,为什么师傅说车坏了之后,我醒来的那一刻我身上怎么那么疼。

肋骨右边断了十几根,左边也断了一些。

 

🙋 车祸醒来后在想什么?

脑子里真的什么都不想,冒出来就是我老婆我小孩,为了他们我不能死在这里,我怎么都得爬出去。

 

🙋 你在第几天开始想到公司?

一醒来了第一下是关心自己孩子状态怎么样,发现还好之后立马就关心的全是工作的事情。后来我慢慢发现不应该这样,那时候其实最重要的是你要先静下来恢复身体。

 

🙋 你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开始觉得好像那些都是身外之物,都不重要了,甚至于极端地说我算了,我不创业了?

发现自己经历过这个事之后,会觉得啥都不重要了,什么都不重要,命最重要。

幸福真的可以很简单,当我喝上第一口粥,就觉得其实生活可以很简单,幸福可以很简单,能正常吃喝拉撒,然后过了几天能吃上一口肉,其实幸福很简单,可以不在乎那么多东西。

我反而慢慢又想明白了,我当时真的在思考,到底我们活着的意义是啥?

后来我也看了一些书,其中有一本就是一个美国的作家,他是一个精神学科的一个教授,专门研究临终关怀的。他写的最多的就说没有任何一个人到临终的时候会说我赚的钱不够多,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说我应该年轻的时候怎么样更努力或怎么样,更多的是说他错过了很多什么东西。比如说,可能错过了跟家人的时间,错过了在某个事情上的投入,比如说应该更早去干嘛。不要和某些人过不去,回头看,这都不重要。

在另个一地方也看到了相似表达的一句话:女儿和老婆都睡着了,带着耳机躺在床边的地铺上。女儿的最后一顿奶还没有喝,还好我一直是晚睡的人。人啊,不必在意某节点的情绪。每个人生节点都有自己耿耿于怀的执着和深信不疑,最后都会被路过的自己而玩味一笑

说当你一天特别忙,当你很多事情要立马你做决策的时候,其实你应该去睡觉,不要做决策。

你会陷入到那个救火的状态里面,其实就是前面很多事情没做好。你停下来去思考,然后再把一些不重要的都不去做了,然后再重新去反思为什么每次要陷入一个救火的状态,其实是更好的。

 

🙋 那你经历了这个是不是很多事情变得更从容,更无所谓了?

我自己反思了一下,不应该这样,我觉得就是创业是一件大家的事情,我更加有责任把这个事情帮大家一起做成。要不然还不如大家都去大厂打工或者回家休息。

 

🙋 创业的目的是什么?

人活着的意义,领域有部分是,这是体验,核心是什么呢?其实是变化,是成长。那变化成长就是其实你在做一些不太一样的事情。

我自己年初去硅谷的时候我感觉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他们其实对于物质对这事情没有那么在乎。钱大家都喜欢,大家都希望成为自己是百万富翁、亿万富翁,但他们其实内心那个不一定是第一动力。他们第一动力很多时候是我要做一件的事情,改变人类,改变社会,让人类变得更美好就是埃隆马斯克这种改变世界、改变人类的人,其实在美国蛮多的,他不一定能成,但他真的原始动力里面有。

其实如果真的只为了赚钱不要创业,创业是一个致富概率比较低的事情。说实话,如果你只是为了赚钱,如果你是一个码农,或者你有一技之长,其实应该留在大厂打工。

 

🙋 听说你在百度把能拿的奖基本都拿过了。

确实所有奖项都拿过,怎么百度最佳个人、最佳经理人,然后带这个团队拿过最佳团队,然后中台特别奖百万美金大奖。

我周边有很多同事那时候跳槽可能工资涨个两倍、三倍,我当时觉得意义不大,对我来说如果能快速成长的话更重要,你应该想的是三年、五年你的薪酬是 10 倍的增长,学习是第一位的。

 

🙋 在公司学到什么时候算是个头?

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其实你能掌控的东西不多了,反而是一些非业务的事情开始占据你很多时间。

 

🙋 为什么去 B 站?

我当时花了一段时间去研究之后,我就觉得它很有意思,它其实是一个内容信息社区,另一方面其实是一个时代的变化,刚好中国因为没有 YouTube,一些优质的内容没有一个出口,移动互联网来了之后,其实很多人拍了好多东西,他不一定发抖音,其实大部分人不会说我是一个抖音的创作者,他很自豪说我是一个 b 站的创作者,包括一些教授在上面开课,另一方面我觉得其实更多的是看到年轻人这个大趋势,B 站年轻人占比太高了,渗透率太高了。

 

🙋 为什么去 360?

本来老周找我聊天,其实我当时也没想过要去的,跟他聊了之后他很多东西打动了我。我觉得他也是一个白手起家的,早年就是在方正打工,然后突然间自己有一些想法,其实他是两次创业,一次是做 3721,又去做了 360 搜索。

聊完之后其实我觉得给我一个很大的这个不一样的视角,我原来真的就是一个打工的,然后跟他聊完之后我就觉得说,可能自己不应该用打工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他给我说这个业务都是你来负责,你可就是业务的当家人了,你要为整个业务的这个收入、整个业务的经营负责,所以你突然间第一次有了经营视角,而不是说我原来天天想的是我怎么把这个效果优化、技术优化,之前想的就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现在不是了。我觉得这个对我的锻炼是非常大的。

 

🙋 听说他(老周)很爱骂人,他完全没骂过你,为什么?

我觉得还是因为交结果吧,是我给他交结果交得比较好,我知道他要什么,我反倒比较喜欢他这种简单直接。

我跟他讲交流更多是说比如说这个业务,结果我年初会跟他承诺一个东西,到年底的时候他会发现我给他的更多,比如收入还超过他预期,或者是效益超过他预期。

跟他诉苦没有用,他会觉得前面的结论都跟他来讲困难,他这些困难我都知道啊。那我有什么办法?我要有办法,我还需要你吗。你要去想在此基础上你能解决啥?你能做啥?提出问题容易,关键你有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你带着方案去,那他肯定就开心啊

 

🙋 为什么你没有更早出来创业?

我觉得我应该更早出来创业,我觉得是错过了,就是职业前面发展太好

17 年跟老周聊可能打开了一个世界,那时候就应该出来创业的,但是为什么没有?其实我想了很久,你可能待在大厂薪资也不低,每年其实很安逸,但是在想要不要创业的时候,其实我最开始睡不着的,很纠结,因为创业很难,你在融资各方面压力都很大。

但后来有一天晚上我就突然想明白了,我就问了自己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我这次不创业,过几年回过头来,哪怕我可能在大厂里面也拿了一些钱,那最后你后不后悔?那相反,如果我创业失败了,我后不后悔。

我突然间觉得如果我看到这个方向我就完全能做,如果我没去做,十几二十年后,不管那时候赚了多少钱,我肯定都后悔。

当我想明白了,我就觉得不用去纠结说到底创业多苦,然后因为这个会损失多少钱,相比大厂的机会损失多少我觉得都不重要了。

 

🙋 在大厂和创业有什么区别?

打工是有个简单的裁判的,创业是没有裁判的,打工是你只要 10 件事情里面有三件事情做还可以有亮点,就算其他各方面一般,你就很有机会。但是创业是你连到底是应该长板更重要还是短板更重要你可能都不知道,然后没有人定义,什么都得管,你什么都得做,到底这个东西是不是最重要?不知道

在大厂现在打工最痛苦的是 你 70% 80 的精力都不在做业务。

 

🙋 从财富层面来讲,你应该已经比绝大多数创始人要有钱一些,你觉得这个事对你创业的心态会更好、更从容?

很多创业者大学出来就开始连续创业,说实话连续创业其实是如果你一直都没成功过,其实你的生活相对会拮据一些。那这个时候压力会大一些,主要是家庭。

 

🙋 什么样的人比较适合继续打工?什么样的人比较适合创业?

你的内心不够强大的,觉得还有很多压力,然后很畏手畏脚,不够大胆,还是打工比较好。

但你认为你自己很有能耐,你觉得你受够了这个人事、受够了这些无聊的东西,我就想出去自己闯,你就选择创业。

创业你要自己心里内心足够强大,你就是因为真的是喜欢,真的是坚信,因为到后面会有更痛苦的事,它不会有人事的事情,不会有那些无聊的事情,但是面临的竞争,面临的困难会更多,你要做好这个心理准备。

 

🙋 为什么在打工的时候觉得老板很多决策很 SB,但是出来以后就能理解老板的那些行为?

每家公司都骂老板是正常的,但是老板真的 SB 吗,不是的。因为首先一个人做的决策,大概只有百分之六七十是正确的,在关键时刻做的决策对了就 OK 了。第二个在六七十正确里面,因为你们的信息不一样,你们的位置不一样,你们看的东西不一样,你可能只能理解其中的 50%,所以在你看就百分之三四十正确的,这三四十里面很多时候你带着情绪你可能就忘记了,记住的都是那六七十,所以在你眼里你的 leader、你的老板就是 SB。

 

🙋 我觉得你在高管里面也是非常成功的代表了,如果你给这些高管一个建议的话,是什么?

第一个:不要跟别人一样去对抗,有些别人做的行为你不太很认同,千万不要用跟他一样的方法去对抗,时间会证明很多东西。

第二个:还是多帮你老板想一想。不要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管任何时候,你只要从你老板角度出发,从你老板视角去看,很多问题就有解了。短期你吃亏,你受到一些委屈不重要,但老板有一天知道你在吃亏的时候其实是好事,那也说明你跟老板是一条心的,其实你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 你创业以后到现在两年,觉得跟你一开始的预期差不多吗?

今天的焦虑肯定是因为你前天没做什么事情,比如说我二三年我们选择创业方向的时候,我觉得就很明确,大家在卷大模型的时候,我觉得我就应该做应用。

AI 它不能做导演,那所以我们产品第一天开始就是要做伴随。

我们觉得要做大的话,要先做小,谁都想做一个平台,但是平台不是第一天形成的,哪一个人群对这东西最有痛点?我们觉得是年轻人,不过年轻人还是太大了,年轻人们的二次元,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大部分人在玩游戏,那我们就从游戏开始。

那游戏里面我们提供什么价值?我觉得就是看视频有弹幕,为什么玩游戏的时候不能有类似弹幕的体验?我们可以比弹幕更进一步,还能互动,还能深入地去展开。

 

🙋 大厂会做怎么办?

其实在中国是你不得不面对问题,你也不要欺骗自己,首先我们不能假设别人不会做这件事情,他做不做不取决于我们,你不能控制他不做。

如果他做你还有自己的价值,你还有自己的生态位,这是你应该思考的,你想明白这些,其实等到他做的时候,你就不害怕。

 

🙋 你这么多年工作下来,你总结的最核心的几个点是什么?

我觉得不管是打工还是创业,其实最重要一个点就是个人要快速地、不停地成长,就你对自己的成长负责。第二个是心态也很 open,有这种好奇心,愿意接受挑战。

 

🙋 商业逻辑上的核心点?

商业逻辑就是要多思考,这里面其实我自己有一个经验,就是说很多事情你不一定要去做,很多事情你没做的时候,你在这个时间点你就去判断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然后随着时间发展,你看真实世界里面另外一个的公司他是怎么做的?跟你的判断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他那么做?为什么你想的是这么做?最后他为什么那样做得到那些成功?如果是你做怎么样?这样就可以得到快速的思维的锻炼。

 

🙋 感觉这个产品它不难,就是很合理,你现在没有遇到别的很多竞品什么?

好的产品就应该一句话能讲明白,让你觉得有道理,而不是说我跟你讲了一个很密集的东西,讲半天讲不明白。

也有人想模仿、想抄,但是他会发现说我模仿,我抄投入也蛮大的,看起来简单,但是你要去做游戏,你要对游戏知识、游戏攻略所有东西要做一遍。

这里面最难的技术上有这样的点,我觉得更多是数据,是游戏知识。

 

🙋 逗逗游戏伙伴如何变现?

我们的变现模式就是用户买皮肤,然后就是给他送礼物。当然也有会员,只占 1/ 3。

 

🙋 从 AI 的成熟度角度来讲,你觉得你二三年很早就出来创业,是早了还是晚了?

有人说既然 Killer App 还没到,我就晚点再出来呗?我觉得其实不是的,而是说大家都没有看到 5 公里以外是怎么样的,但是你得先进来,你进来之后你比别人多走了一公里,那你看到就是 6、7 公里以外的事情,所以等到 10 公里以后真的有那个大陆了,那这个时候你肯定是先上岸的。

© 2025 bysir's Blog

👋 觉得这个模板不错?

我也做一个

© 2025 bysir's Blog

👋 觉得这个模板不错?

我也做一个